東北掠影─瀋陽清昭陵

北陵,本名“昭陵”,位於瀋陽城北約十華里,故稱“北陵”

這裡埋葬著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

是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

因處于瀋陽北部,故又稱北陵

 

[到處走走]2006.05.26 于瀋陽市

昭陵是清入關前“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

占地最多的一座,占地面積450萬平方米

構成北陵公園的主體部分

北陵公園東南部有東湖、青年湖,西南部有芳秀園

全園林木蔥郁,古松參天

徜徉其間,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激起思古之幽情

瀋陽清昭陵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昭陵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

順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

後歷經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呈現現在的規模

走進牌坊,在穿過後方深厚的大門,才進入努爾哈赤的陵寢

陵寢建築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後寢」的陵寢原則

自南向北由前、中、後三個部分組成

其主體建築都建在中軸線上,兩側對稱排列

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滿族陵寢的特點

兩旁牆上青龍,宣示陵寢主人不凡的地位

布局以昭陵、神道為縱軸,延伸南北形成中軸線

方城

總體規劃是以陵寢為中心,分陵寢、陵前和陵後三部分

方城的城門

園內建築與景觀巧妙結合

用中國傳統園林建築藝術將自然美和人工美合為一體

構成了一幅天然畫卷

瀋陽昭陵主體建築仍保存至今,布局依然完整

古建築與遺址未受後人過多的干預與改變

自然環境也基本保持原始狀態

陵寢主體建築全部建在南北中軸線上

其它附屬建築則均衡地安排在它的兩側

這樣的設計思想主要是體現皇權至高無上

一首《遊北陵》詩

「涉足昭陵戶與庭,輝煌眩目未曾經。

莓苔滿徑無人管,楊柳山中猶自清」。

寫出了當時昭陵的真實面貌

走入方城再往內,就是寶城與寶城前方的宮殿

昭陵的另一特色是漫漫數里的古

現存古松二千餘棵,松齡達三百多年,搖曳挺拔,參天敝日

昭陵陵地建築部分佔地18萬平方米

由南至北依次為:

前部從下馬碑到正紅門包括華表石獅、石牌坊、更衣廳、宰牲廳

中部,從正紅門到方城,包括華表、石象生、碑樓和祭祀用房

後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寶城

昭陵的大陸導遊

城牆和後方的陵寢

努爾哈赤陵寢上有一棵樹,是最傳奇獨特的景觀

寶城城牆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