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代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
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另外兩大為山西雲岡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
分佈伊水兩岸的東山石窟和西山石窟遊覽圖
來到素有“六朝古都”之稱的洛陽
我慕名遊覽了馳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洛陽城南
這裏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
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
又因地處隋唐“龍庭”所在都城的正南,故亦稱“龍門”
每天都有許多遊客來朝拜這個著名的佛教藝術寶庫
洗滌心中的雜念 虔誠自己的心靈
這是1962年仿河北趙州橋而建成的龍門石橋
它原先是一座洛陽通往洛南的公路橋
現在成為公園內的景觀橋
這是龍門石窟的真正大門
時值洛陽牡丹節開幕
成千上萬進出龍門山的男女老幼
潮水般湧上
圍欄甬道、湧向石階、湧到石窟邊
黑壓壓延綿成一條長龍景觀
我感慨:這那裏是人看佛呵,分明是佛看人
古老而文明歷史
讓人歷歷在目
不曾想過原來佛教的盛傳
是如此的震撼
有很多很多被人為損壞的痕跡
我們貌似找不到他曾經的輝煌
可是卻磨滅不了他的宏偉
神態、表情、動作栩栩如生 是多麼好的手藝和功夫
每一尊佛像 都有不一樣的表情
每一尊佛像 都有她自己的故事
當你看到大佛矗立在你面前
你發現自己是那麼的渺小
再一次被震撼
人們的虔誠 無數人的努力 讓我們看到了今天的龍門石窟
她沒有色彩 閃爍著他的光芒
她被破壞,卻絲毫不能動搖人們對佛教的信仰
我們很心痛,看著她被損壞的那些缺口
如果還在是多麼的完美 多麼豐富的人文遺產!
當然即便是現在的樣子 也讓她風光的歷史歷歷在目!!
很多石窟只剩下一個個空洞
保存完好的佛雕寥寥無幾
一種失落感不禁油然而生
走在龍門石窟,風有聲,我無語
撫摸著那殘缺的龍門石刻
我無奈地發出一聲歎息……
就在這輕輕的歎息裏
我來到了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大、藝術最精、氣勢最磅礴、
最具有代表性的洞窟——奉先寺
拾級而上看到石窟正中那大佛的一刹那
心中的那份失落和失望頓時消散。
這尊大佛美麗莊嚴的形象太熟悉了
以前在電視上、書畫雜誌上都曾見過
而如今就站在她面前的時候
猛然抬頭我發覺那大佛在高處微微俯首
似是側耳傾聽
千百年來不知她聽到過人世間芸芸眾生多少祈願和許諾
也不知她看到過人世間多少爭鬥和苦難
而她的唇邊始終漾著蒙娜麗莎般的微笑
是在笑世人庸庸碌碌
還是在笑世情紛紛擾擾?
奉先寺南北寬約34米,東西深約36米,置於9米寬的三道臺階之上
龕雕一佛、二弟子、二脅侍菩薩、二天王及力士等十一尊大像
奉先寺這些形態各異、刻畫傳神的造像顯示了盛唐雕塑藝術的高度成就
成為石雕藝術史上的奇觀
攀上奉先寺的人,多得連照像留影成了難事
大佛旁的菩薩、尊者、觀音、弟子、力士,無一不是美倫美奐
要想知道武則天長嘛樣?
看這大佛就行了,豐頤秀目,端莊秀美
傳說是照著唐朝女皇武則天的相貌雕刻的
因此當地人亦稱為“武則天像”
在龍門山上俯瞰伊河岸邊的景色
通過這一尊尊形態各異的佛像雕刻
是否圓了你心中的朝拜之願呢?
儘管在方圓一公里的山上分佈著許多的石窟佛像
但是我停留時間最長的還是在那大佛前
我們那天到那
遊人太多
時間太短
只能是走馬看花
很驚歎古人精湛的工藝
刻畫出那麼多唯美的佛像
只可惜有90%的佛像基本都被破壞掉了
由於文化大革命時期要破除封建迷信
導致這樣精美的藝術品只剩下殘留的痕跡
每當我看到佛像的面孔
都會讓我心聲平靜
看著他們那面帶慈悲的雙目看著過往的人世滄桑
他也會感慨吧!
歎 一切皆空
奉先寺全景圖(取自網路)
西山石窟因時間有限未走
奉先寺全景圖(取自網路)
離開龍門石窟
回首再看那鬱鬱蔥蔥的香山和龍門山
被流淌的伊水分梳在兩邊
像一幅山水油畫懸掛在天地之間
不見了石窟和佛龕
我的心像一片雲
在天際漸漸飄散……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