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夏最美,針情相約在六十石山

這次的花蓮行的目的地是六十石山

每年的八月到十月中旬

是花蓮富里鄉的金針盛產的季節

在有小瑞士之稱的六十石山

觀賞滿山的金針花

是難得一見悠閒感受

 

[到處走走] 2009.08.30 于花蓮縣富里鄉_六十石山


每年的八月到十月是金針盛產的季節

也就讓擁有滿山遍野的花蓮富里鄉六十石山出現美麗的景色

清晨的六十石山

六十石山係位於花蓮縣富里鄉竹田村境之東海岸山脈

西側突延而出之山嶺

海拔約800公尺,坡面峻陡但嶺頂平緩寬廣

因頂面有巨石錯落而得名為『六十石山』


晨昏山嵐輕飄宛如仙境

民眾可登上六十石山立身高處俯覽花東縱谷的無限江山

氣勢磅礡,非常值得來流連徜徉

處身此地好似世上仙境,幻如天上人間

另有一說~~六十石山名字的由來

原來八七水災那年,許多雲林縣西人遷移至此求發展

剛開始這批移民在山上種稻

在地人問:「收成有多少?」答:「六十石」而得

後來種植試驗發現,山上種金針最適宜

才變成今天放眼所及皆是金針的盛況

翠綠的山野中黃澄澄的金針花

讓人覺得格外幽靜

蟲鳴鳥叫也似乎變得更響亮

花蓮縣富里鄉六十石山與花蓮縣玉里鎮東北部的赤柯山

台東太麻里的金針山是台灣三大金針花栽培地區

位於海拔964公尺高的「忘憂亭」

就是六十石山的最高點

該處正好位於所在海岸山脈的最高點

向下望,山下平原即是縱谷

登其巔頂俯望遠眺,縱谷壯闊山河,磅礡氣勢,盡入眼簾

景致殊勝,無以名狀,有「台灣小瑞士」之稱,

在忘憂亭可欣賞到典型的縱谷地形及壯觀的金針花山景

沿六十石山產業道路行駛即可到嶺頂

一眼望去盡是一片綠野平蕪

好似一張綠毯舖蓋的金針園區

幾條白泥農路彎彎曲曲的繞行其上

其間散落著幾戶紅頂的農合及幾叢綠林

讓人有置身於歐州高山農莊之感

六十石山清晨

遠方山巒峰峰相疊詩意蒼翠,層層山嵐緩緩飄動

大地是一片翠綠與金黃色的金針花海

【彭大媽客家食堂】的餐食以客家小吃及自己種的青菜為主

青菜新鮮有大自然的香甜及清脆的口感

使人一口接一口的挾進嘴裡

尤其是大媽的客家菜餚

用看的就令人食指大動

像梅干扣肉、鹹豬肉、客家小炒、白斬土雞肉、炒金針

金針香菇雞湯等的各種客家菜餚

會讓您依依不捨的想再多留一晚

彭大媽是客家人一家人在富里鄉土生土長

已在金針山工作了數十年

在民國89年開了現今的【彭大媽客家食堂】

我們晚上就住宿於此

擁抱金針花海

暑期是賞金針花的季節

也是到花縣富里鄉的六十石山金針專業園區

欣賞山巒層疊、花開滿山的最佳時節

六十石山規劃數條設施步道

讓民眾來到六十石山能欣賞美景,享受山林的芬多精

更設有六處觀景亭台

分別以宣草、黃花、鹿蔥、丹棘、療愁、忘憂等

金針花的各種別稱為命名

並為每個亭台題匾,讓您在絕佳的環境中飽覽最美的景色

觀賞日出日落、視野寛闊、氣象變化多端等各具特色的景緻

讓您每秒都有不同的驚喜

在每年七、八月金針花盛開的季節

桶黃與青綠夾雜散布嶺

中有幾位採收農夫點綴著

六十石山成為一幅美麗而又富足的畫面

金針花古稱為萱草,屬百合科,形似喇叭狀

一日開一花,朝開暮謝

因此有「一日百合」、「一日美人」之稱

藍天白雲及黃色金針花海相互呼應的美景

交織成一幅幅顏色繽紛的水彩畫

黃澄澄的金針花

農人趁著太陽未出來前趕採未開花的金針花苞

農人趕採未開花的金針花苞

造形簡樸的屋舍點綴其間,六十石山是一世外桃源


過去以金針乾製品製銷為主的花蓮六十石山

近年來已經逐漸轉型為休閒農業並重的觀光景點

如果您想要體驗從清晨睡夢中醒來就置身金針花叢中

記得一定要來趟花蓮富里鄉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