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 剝皮寮歷史街區

進剝皮寮老街

時間像被凝固住了

在這裡光線也跟著泛黃

就像整條老街一般

散發著那個屬於歷史

屬於過去的幽香

 

[到處走走]2022.09.15 于剝皮寮歷史街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位於龍山寺旁康定路、廣州街及昆明街口

街區內保存有相當完整的清代街型清代傳統店屋

其建築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

擁有獨特之歷史文化和建築特色

剝皮寮歷史街區是台北市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

迄今已經有200多年歷史了

剝皮寮聚落成形於清代早期橫跨清代、日治、民國三個時代

混合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與人文風貌

成為一條足以代表艋舺特色的市街

紅磚牆、拱型騎樓、雕花窗櫺充滿歷史古味的老地方

臺北市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

艋舺街區發展的最佳見證者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就位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可以兩處一起參觀的哦

紅磚拱型的騎樓延續著百餘年前清代街道的風貌

穿梭其中每一個角落都很迷人

編竹夾泥牆殘跡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12F導覽配置圖

室內的展覽是一間接著一間房子的展示館  

可以一路參觀到最後面

剝皮寮的故事

進入拱門的展間 猶如穿越時光隧道

展覽設置戎克船模型

 

提供觀眾搭乘體驗百年前航行在淡水河上的情景

穿越時空遊艋舺

訴說著艋舺故事

剝皮寮的名稱由來有許多說法

有的認為「剝皮」之名來自於剝樹皮或是剝獸皮

也有的認為「剝皮」是「北皮」閩南語的諧音

因為據說清代的地契上曾以「福皮寮」、「福地寮」為這裡的地名

到了日治時期則被改為「北皮寮街」

不論何種說法正確它曾經展現的光輝歲月和歷史價值是無可取代的

剝皮寮的牆面因為興建時間不同

的表情才會有多變的樣貌

古早的櫃子

古早的收音機

消失的行業 柑仔店

柑仔店也搬到這裡來囉

各種糖果零食飲料都讓人勾起童年回憶

茶室話當年 走進時光隧道 回到阿公阿嬤的年代

故事巷裡聽講古

這裡是可以拿起電話透過話筒來聽講古的喔

剝皮寮的老字號商店 秀英茶室 蜘蛛麵店 太陽製本所 柑仔店

剝皮寮則是當時三輪車伕排班聚集的場所

清朝時代若能考中科舉

會在家門口蓋座旗杆臺用以豎旗或掛匾表示中舉的榮耀

二樓布袋戲的野台可以即興演出一場戲劇喔


來到一間復刻教室

爸媽們有沒有滿滿的回憶

小學時坐在一起的小男生和小女生

總為了誰的手超過桌子上的楚河漢界而吵架

也太有回憶了吧

走到展間內這裡陳列了日治時期學校教育德、智、體、群、美的歷史資料

剝皮寮的記憶像本從前、變裝、重生

古早厝穿新衣

通往二樓的樓梯整個很古色古香

來到2樓能清楚看見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建築與廣場的樣貌

而一旁緊鄰的是有百年歷史的老松國小

中醫展示間位在2

 

中藥行裡頭有著各式各樣藥材

 

 

搗碎中藥的器具

 

 

輾藥輪

 


 

秤中藥的天平


西醫展間介紹3位傳教士來台行醫、傳教的故事

 

三位傳教士在剝皮寮共聚一堂

一起聊聊當年如何推行醫療與傳教

呂阿昌是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

也是當年艋舺名醫

昆明街298300302號以及廣州街97號等四棟樓房

為當時有名的醫生仕紳呂阿昌的住所

如今則記錄著台灣的醫療歷史

呈列一些醫院當年使用的器具

桌上最右邊有一個古式顯微鏡

還有4.50年代的藥品袋展示

這對我來說 親切感又來啦

藥包後方有註明寄藥收金明細表

有寫上藥包內各種藥的主治功效藥名、價格、數量

這種藥包對於台灣早期貧脊的醫療資源真的幫了很大的忙喔

藥包裡面就是放這些藥

一般的常備用藥

定期會有人去家裡巡視看有沒有缺喔

有用再付錢就好


這裡沒有吵雜的人聲

只有與我們一樣細細端詳這裡的遊客

兩旁連棟的紅磚牌樓厝 

戶戶都藏著陳年的歷史訴說著艋舺故事

喜歡在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時空背景下

回味品嘗挖掘每個角落的小故事

剝皮寮歷史街道隱身在繁華都市中

那歷史斑駁的記憶長廊

處處訴說著過去的喧囂

我在這裡漫步

閱讀它百年的歲月記憶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