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婺源-李坑
在李坑你會感覺時間彷佛凝固了一般。
想想幾個小時前還在喧鬧的城市裡看車水馬龍,
一轉身已經到了這座明朝的古村落中,
傾聽它七百餘年的心跳。
我甚至感覺這更像是穿越,
一個歷經幾個世紀的場景,
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恍若前朝。
[到處走走]2015.04.11 于婺源縣 李坑
如果說汪口是宗祠江南一絕的話
那麼李坑的小橋流水人家也是徽州的典型代表了
所以導遊安排的第三個景點就是婺源景區的李坑。
婺源縣秋口鎮的李坑村,建村於北宋年間,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李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
田邊有一座數米長的單孔磚拱橋,它是婺源現存最古拱橋之一,
是北宋年間村人李侃中進士,官至中書舍人回家省親時,
見行人挑擔來往過溪上小橋時,原木橋有搖搖欲墜之感,
尤其是孩童嬉戲奔走過橋時更令人擔心,
於是捐資建造了這座穩重大方的磚拱橋,
村人為了感謝他的恩德,就以李侃的官名將此橋命名為“中書橋”。
沿著村口小路走進李坑,一股田園氣息撲面而來。
寧靜的小溪,清香的水稻田,悠閒的村民,如詩一般……
傳說中的李坑,只是一個夢吧?
現實裡的李坑,卻是一幅彩畫。
這裡是入口處,可以看到人還是很多的。
但是不是很擁擠的感覺,一條路沒有岔路不會走錯。
村口是一座石牌坊,“李坑”樸素地記錄著歷史,為南宋武狀元李知誠故里
一條河流分段穿越整個村莊,可以坐長長的竹筏漫遊其中。
八角亭閣式建築“文昌閣”,閣高三層,
正對門前有一半圓形水池,圓弧形的一邊依次栽著七棵垂柳。
閣的門楣上懸掛著“星閣高隱”匾額,
“星閣”即指“文昌閣”,
“高隱”指的是李坑始遷祖李洞
從“文昌閣”出來沿著溪邊的青石板沒走多遠有一座廊亭,
上面書著“見田”兩字,
木柱上有對聯:“遠樹平林村落;小橋流水人家”。
一般的廊亭柱子都是成雙而立,可此廊亭別具一格,
立三根柱子,一邊為行走道,一邊為休息處。
至於這“見田”二字出自何處?
用在這裡有何深意?
百思不得其解,望有識之士指點迷津。
走了約一公里不到的路總算到了真正的李坑村
一進入村子,就看見這條小河,我們就一直沿著蜿蜒河邊進入
在李坑村口看到了《致青春》小說裡鄭微所提到的那棵大樹
進村村口一個古樹是導遊介紹的第一個要點。
神樹成精可治病又能保平安。
當地人特別敬重神靈的保佑,
每遇家人不順時便會到此地來燃香膜拜,
如家人有病災等,還會把寫有名字的紙符掛在枝丫上,
祈求神靈庇護,因此古樟樹的香火和飄揚的紙符也成為當地的一景。
據說摸摸 也能帶來福氣的,那我們也來摸摸。
村裡幾百戶入家大多居住在溪水的兩岸,
形成小橋流水人家,村內有古橋、古亭、古樹。
村內溪河兩岸邊多傍有徽派的古建築,
灰牆白瓦自成一派古樸素淨,給人一種安靜、祥和的氣氛。
在小橋上留影紀念
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
青石板道縱橫交錯,石、木、磚各種溪橋數十座溝通兩岸。
我們邊賞景邊拍照,一路由東往到西。
一排排傳統的徽派建築,都是原汁原味的明清古居,
曾經華麗繁複的木刻和雕花,如今大半已經鑿落佚失,掩飾不住的蒼老班駁
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信步向前
一個熱熱鬧鬧的小橋流水人家的精彩畫卷在眼前慢慢展開
恍惚之間,倒忘了自己身在何處了。
原來,鄉村裡也可以有城市的
古跡斑斑的牆壁,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午後時分,已是最擁擠的時段,來來往往只有一條街道。
遊客行人如此嘈雜,不知這村民們如何還能夠過著自己的日子?
鄉村生活本來該是逍遙自在、悠閒愜意的,
應該有著世外桃源裡的寧靜,是個能讓心休息的地方。
可是如此的摩肩接踵、嬉笑吵鬧不知帶走了多少本該屬於這裡的恬靜
逆著小溪而上,有一座木構亭子,名為“申明亭”。
它是李坑村宗法制度的見證,取名“申明亭”,建于明朝末年。
亭子的功能史書上記載得非常詳細:
如果村中有人為非作歹,就把他的惡行書寫出來,
張貼在亭子中,以達到懲戒的效果
抬起頭來看看藍天映襯下的粉牆黛瓦,飛簷戧角。
歷經風霜雪雨,寒冬酷暑,張揚依舊,莊嚴依舊。
可是曾經的官宅亦改成店鋪酒肆,
曾經可以‘放下扁擔考一場’的婺源人還能那麼的清高嗎?
古宅木樓,小河裡的倒影交相輝映,倒是恰恰符合人們印象裡的古村模樣。
鏡頭裡的世界可以是無聲的。
鏡頭裡的李坑反而更趨向於我們所期望的樣子。
李坑是燈紅酒綠:
石板路,徽派房,
將花樣裝點於門樓,
把特色炫耀在店鋪,家家營業,戶戶皆商
一個臥在群山中的小小村落,
竟然是亭臺樓閣,戲臺茶樓,商家酒肆一應俱全,
亦一併充肆著城市裡的喧囂與浮躁
昔日李坑,因了“武狀元”李知誠名諱,或許張揚霸氣。
今日李坑,想必早非唯李姓聚居了,則凸顯出幾分祥和。
白日李坑,儘管遊人如織,她宛若清純少女,展示著熱情與俏麗。
哦,李坑,脂粉味濃了,商業化過了。
遊人來此,誰願聞這樣的味道呀?
一般留言